浙江专业市场抱团寻找新增长点
发布时间:2014-2-25    作者:李翠霞

      义乌国际商贸城、海宁皮革城、织里童装城……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专业市场都出自浙江人之手。

      据初步统计,浙江省外已有5000多家浙商创办的专业市场,500多万浙商经营户活跃在省外。这些省外浙商市场销售的日用商品中有70%出自浙江,每年,它们带动了约6000多亿元的浙货销售。

      不过,面对电子商务的冲击,专业市场会因此萎缩吗?如何利用省内省外市场的网状平台,联动发展创造聚合效应,并带动浙货销天下?

      昨日,在杭州举行的2014年省外浙商市场新春座谈会上,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与40多名来自省外的,有代表性的浙商市场和省内部分市场的负责人,共话未来发展。

      同时,第二批10家省外“浙商市场浙货营销中心”也于昨日确立并获授牌,省内市场与省外设有“浙货营销中心”的浙商市场充分对接,签订协议进行战略合作。

          

      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方平:中国小商品城将发展B2R模式

      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贸易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将这个市场搬上了网络,创办了“义乌购”。金方平认为,专业市场走向电子商务化,和零售领域有着很大差别。

      “一个10元的商品和一个1000元的商品,销售到同一个地方,产生的社会成本是一样的。如此,对于价值比较低的商品,单个销售消耗的社会成本就比较大。”

      他认为,对于价值比较低的商品,社区销售模式是未来的趋势,“在美国,大超市已很成熟,而越来越多的小超市出现在社区,因为社区销售作为一个补充的销售渠道,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计划发展这种B2R模式,通过商家对零售商的销售,实现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延伸。”

      现代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章鹏飞:用互联网思维做专业市场

      “这两年电子商务对市场冲击很大,线上线下市场的结合显得极为迫切。”章鹏飞认为,用电商思维来经营市场是唯一的出路。

      “传统市场这两年受到的冲击会更大,我们做市场必须要接地气。在省外的一些市场,我们过去一直都是全部持有,最近我们也让出一部分股权,从而调整了资产结构,这样解决了现金流问题,把市场搞活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