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场:实体与虚拟齐头并进
发布时间:2014-1-24    作者:杨晨

  方国宝是个典型的义乌商人,凭借敏锐的嗅觉和判断,他把家纺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也正是这些义乌商人身上特有的敏感,让他在坚守工厂和店铺的同时,成了“电子商务迷”。

  刚刚过去的2013年,方国宝的工厂接到的订单中有60%来自电子商务平台。据了解,依托“义乌购”电子商务平台,义乌市场7万名经营户已经实现集体上网,而随着电子商务和实体市场的深入互动,义乌市场经营户已经跟义乌市场一道,走上了转型之路。

  实体市场跨越式发展

  2013年11月,国际生产资料市场正式开业。作为义乌市场的“新奶酪”,国际生产资料市场的开业,对于推进小商品产业链向上游拓展,拉长市场产业链,扩大产品覆盖面,进一步增强义乌市场集聚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生产资料市场是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核心内容,是我市推进生活类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类消费资料市场联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市场总投资30亿元,占地520亩,建筑规模75万平方米,标准商位3700余间,主营商业物流设备、工业电气设备、印刷包装原材料、动力和发电设备、食品加工机械(商用厨具设备)、印刷包装机械、织带机及注塑机、灯具、皮革原辅材料等行业。目前商位入驻率逾94%,汇集了全国各相关行业的中国500强企业13家,上市企业11家,国家及省级品牌企业163家。

  国际商贸城五区进口商品馆促繁荣初见成效。2013年,进口红酒食品区、墨西哥进口馆以及“东盟商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等系列活动,丰富了进口商品,吸引了全球眼光。

  数据显示,国际商贸城进口商品馆现有商位370余个,主营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余种特色商品,初步形成进口商品集聚,抢滩拓展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桥头堡。

  此外,为进一步拓展内贸市场,优化市场贸易结构,公司在二区市场设立集中采购中心,致力打造国内大型企业集中采购的集散地。

  经过前期的精心招商,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大润发、外交部驻外机构供应处义乌采购信息中心、联合国采购服务中心、武汉中百、杭州商旅等8家集采中心已入驻,中石化、工商银行等大型企业正在积极洽谈中。

  电子商务后劲十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