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看浙江,浙江优势在市场”。自从1979年浙江最早也是中国第一个小商品专业市场永嘉桥头纽扣市场诞生以来,浙江的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并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享誉全国。
截至去年底,浙江省全省商品交易市场达4297个,经营户达100多万户,实现交易额15817亿元,成交总额、超亿元市场数等指标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
然而,随着实力强劲的境外现代流通集团先后涌入,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快速兴起,传统专业市场原有的功能优势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再加上全国各地区域实体市场急起直追,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面临各种新挑战和新问题。
市场优势如何保持?3月底,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他们认为:浙江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具体路径市场与产业相联,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相联、本省市场与省外市场相联,市场向高品质纵深发展,市场向多功能广度延伸。
打造重点市场集群
如何打造重点市场集群呢?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市场集群来实现。如今,杭州非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中国10万家实体批发市场、5000万市场经营户量身定做便捷的网上交易平台(非杭F821.com),使得实体批发市场、经营户、购物者三方价值共赢,构建品质与信用最有保障的批发市场商品网购平台。
利用网购平台实现市场集群,通过市场的提升发展来带动、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传统产业的提升发展,已然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浙江省省长李强表示,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细胞,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优化市场主体结构,提升市场主体层次。个体经济和小微企业作为浙江经济最基础、最广泛、最富特色的力量,与百姓就业、增收、生活等民生福址贴得最近。做好这两类市场主体提升发展文章,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从专业市场向市场集群发展,努力培育出能集聚链接上下游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功能、多层次现代市场集群,并积极探索商品市场与制造基地、市场集群与产业集聚区、贸易中心与制造中心的融合发展。